房產泡沫

馬來西亞的房價是泡沫嗎?

這個問題,你去問房產業或銀行相關人士,得到的答案肯定是「不是」!

正所謂「屁股決定腦袋」,屁股坐在什麼位置,自然會以做在自己有利的角度說話,即使只是短期利益,更何況,多數的人也缺乏長遠的目光。

若你去問投資專家呢?

算了吧!

所謂投資專家,其實還不大多是跟風的,上漲就唱好,下跌就唱淡,有幾個有智慧?

實事求是的說,馬來西亞的房價的確是泡沫了!

我曾經問過一個專做水喉的中年人士,因為工作因素,他接觸了很多地區的房屋,他告訴我:「現在的房價已經貴到很多人都買不起了。」

決定房價是否昂貴的因素可以有很多,但是根本因素,就是和購屋者的購買能力息息相關的。

價格取決於供需關係,若購屋需求不力,供屋方面又怎能可以長期維持市場無法承受的房價呢?

說起購買房屋的能力,取決於人民的薪水。

房價的合理價格,依據國際標準是個人收入的3~6倍。

馬來西亞人均收入一年是26000元馬幣,以此數計算,乘以最高的6倍倍數計算,大馬房價平均應該不超過156000元馬幣。

可是,現在你那裡去找156000元馬幣的房子?



以人均收入計算有模糊細節的缺點,所以我更進一步計算,根據EPF的資料,大馬工作人士中,有40%月薪低於2000元馬幣(年薪24000元馬幣);70%月薪低於3000元馬幣(年薪36000元馬幣)。

以巴生谷區域來說,也有很多人的月薪低於3000元馬幣。

這證明什麼?

這清楚表示超過70%的大馬人民的收入不高,如此收入如何支撐動輒40萬,甚至百萬的房價?

以巴生谷區域很多人都未必有的3000元馬幣月薪計算,合理房價約216000元馬幣。

好了!現在你們告訴我,巴生谷還有多少房子是216000元馬幣的?

3000元馬幣月薪算的上是中產吧!可現在本適合中產階層的普通雙層排屋,動輒就要四五十萬,是年薪的11倍以上。

大馬的房價已經和人民的購買力脫節了,這不是泡沫是什麼?

更令我失望的是,國陣政府為了維持虛假的繁榮,至今忽視通膨,沒有採取有力的措施遏制這場房地產泡沫,反而通過讓月薪3000元馬幣以下者可全額貸款,再加上「沒有轉型的經濟轉型計劃」的大型建築工程來推波助浪。

當這場泡沫破裂的時候,就是全民為納吉這白痴的任意妄行買單的時候。

所以,我認為國陣下一屆大選不會失去政權,可大選過後,為馬來西亞經濟製造更大的危機的納吉的「沒有轉型的經濟轉型計劃」,沒多少年就會爆發危機,再下一屆大選,危機爆發產生嚴重的經濟衰退使沸騰的民怨會讓國陣倒台,應驗了RAHMAN神話──國陣首相只能有6個。

注: 轉載他人的網站